大家好,我是來自台中大甲的科技工程師,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投入美股這幾年下來的一些踩雷與心得。大家都聚焦在要買什麼標的、什麼 ETF 會漲,但很多人忽略了保障範圍、理賠流程跟手續費這些小地方,搞不好你賺的都被這些細節吃掉了!
先說保障範圍,很多人以為交易平台都有保障,實際上每家券商的SIPC保障範圍不太一樣,美國主流大券商一般都能保障到50萬美金,可是在我們海外投資人身份上,實際申請理賠會比較繁瑣。此外,遇到券商倒閉,理賠申請有一堆文件要補,還要等美國那邊審查,有時光是匯件都能等個大半年。
再來就是手續費,現在幾大券商都主打 0 佣金交易,但其實暗藏很多雜費,例如 ADR 服務費、匯款出入金手續費,有些走 SWIFT 能一次被吃掉千元台幣。有時候你一年只交易個幾次,結果最後年底結算下來總成本也不低。
我自己蠻推薦用美國大型券商,雖然開戶流程麻煩一點,但理賠跟客服機制都相對透明,真的遇到問題,比較不怕跑路。如果偏信台灣的券商,那手續費、滙差跟政府保障機制可以仔細比對一下。
最後提醒大家,投資不是靠熱情衝進去,細節多注意,才能真正讓賺來的錢進自己口袋!歡迎大家一起討論或分享你遇過的坑。
美股投資保障範圍理賠流程手續費台中大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