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夜市戰友大家好!身為自由工作者的小弟最近在瑞豐夜市邊嗑鹽酥雞邊想,想來跟大家聊聊健康保險怎麼規劃比較好,畢竟自己沒公司罩,要靠自己做功課。手上也有研究一些投資產品,順便一起分享給各位。
分享一下我的邏輯,主力還是在醫療險+重大疾病險為主,商業醫療險每年手續費雖然偏高,但理賠相對給力,只要保費不超過年收入1/10,我都還願意保。
投資型保單的話我本人偏保守,畢竟自由工作收入不固定,風險能承受的不要太高。目前覺得定期單比終身單CP值高,而且報酬率透明、手續費比較低。定期型通常2.5-3%手續費,終身型動輒5%以上,買起來壓力真的大。
有的人會把錢塞在養老型或儲蓄險,但我實測下來報酬率大多不到2%,還不如拿去買股息型ETF,分散一點風險至少能抓到2.5-3.5%。保險我還是建議只當風險控管的工具。
最後推薦真的要多比較,不要怕問,不同通路手續費都不同,我這次就有比到一樣商品手續費差8千,真的有差!如果還有其他自由工作者想交流經驗,留言一起討論吧!
高雄瑞豐夜市自由工作者健康保險投資風險手續費比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