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一直在看健康保險規劃,身為高雄前鎮的小宅族&單身,自己對未來的醫療風險還是有點在意。因緣際會聊天才發現,原本以為工作有附的團保就夠,但其實坑蠻多。尤其理賠流程,朋友去年出院時就跑了三四趟才搞定,當時申請文件比想像中的繁瑣,還好有保險員協助。
至於投資型保單真的需要特別理性看待。現在常見的醫療、重大傷病跟意外險真的不要混著想,投資型的部分如果不懂標的、對波動和報酬沒準備,建議還是保守一點。以我自己評估,目前主流投資型健康險年報酬大約3%~5%波動很大,真的不是純保障型能比。
目前傾向用一般醫療險打底,再視狀況買失能險或長照險。大家會怎麼規劃?有遇到哪一家理賠流程比較順?也想聽聽前鎮在地人的建議。
高雄保險小宅健康規劃理賠投資型保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