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七堵的一名上班族,最近重新整理自己的保險規劃,想跟大家分享我的思考流程,也請板上的各位大神給點意見。
首先,健康保險我有分為純保障型跟投資型產品。保障型就是醫療險、癌症險、重大疾病險這種,有事理賠沒事當沒繳。投資型就是那種有儲蓄/投資功能的,例如外幣保單、投資型保單。
講直白點,我會偏好保障型,理由很簡單:
1. 理賠流程相對單純,只要符合條件、備齊文件,幾乎都順利拿到理賠。像之前我家人住院,出院後整理住院證明、醫生證明、收據,兩週內錢就下來了。
2. 投資型產品雖然看起來有回報率,但仔細研究後,其實不少都『報酬率普通、風險不小』,尤其現在利率低,有時候還跑輸定存。像某張外幣儲蓄險,年報酬率還不到2%,加上匯率波動,感覺風險有點大。
我自己的做法是:保障型買主約+附約,年繳預算抓到月薪的一成左右;投資部分老實說比較少碰保單,還是放在基金、ETF這類比較透明又靈活的工具。
不知道大家的看法如何?有沒有推薦的規劃模式或要注意的地方?
保險健康理賠投資基隆七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