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在台南東區工作的科技工程師,今天來跟大家聊聊健康保險的規劃心得。年輕時完全不懂這些,只知道公司有團保,直到上次身邊朋友突然生病,才發現保障做足真的很重要。
我這個科技人習慣把事情量化,研究過幾家市面上的健康保單,給大家幾個小重點:
1. 保障範圍,一定要看清楚,特別是重大疾病/癌症/住院日額,別只看條款標題,有的保單名稱看起來很威,實際上理賠門檻很高。
2. 有些保單主打『投資型』,看起來連保險可以存錢賺利息甚至投資,但說真的,投資工具這麼多,壽險公司的投資績效和手續費常常比外面高,還有時效綁定風險,不是每個人都適合。建議健康險還是單純設計,想投資另開帳戶比較安心。
3. 手續費和費用,這超重要!特別是投資型保單,手續費有的比ETF高出一大截,長年下來差很大。建議大家一定要問清楚『總成本』,不要只聽業務說報酬率多高。
個人經驗目前用的組合是定期醫療險+終身重大疾病險,投資的部分則完全分開自己操作股票和ETF。對自己和家人都比較放心。
大家還有什麼推薦的健康保單,或是被坑過的經驗嗎?歡迎一起來討論!
台南保險健康規劃工程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