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公館這邊的房價又被討論起來,想跟各位交流一下我這個大學生自己跑流程的經驗。
其實我買的是個30年左右的中古公寓,因為預算有限,也不想躺一輩子的貸款。最先是爸媽有點擔心安全問題,所以房屋保險跟產險理賠的流程我研究了一下。其實理賠說明都寫滿清楚,但關鍵還是遇到事故時,要準備的文件和證明文件超麻煩,有些還要房仲協助,不然理賠金根本下不來。
再來是投資風險,這區學區宅很熱門,但空租的機率還是有。旁邊幾間小店也讓人擔心環境變動。算投報率時我把房價漲幅、租金收入、雜費(管理費、產稅、水電維護)都算進去了,粗估投報落在2-3%左右,老實說比大家想的夢幻低了一點。
這邊分享給也在觀望買房、考慮學區宅的人,有什麼疑問或經驗也歡迎討論。
公館房地產投資學生買房理賠風險